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开行整省营销的背后 地方政府融资逻辑的重塑与商业银行转型之困
日期:2019-7-8 16:03:07 浏览:21556 作者:中社经略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社经略 研究院

国开行整省营销的背后 地方政府融资逻辑的重塑与商业银行转型之困

微信图片_20190107155249.png

 

作者:工隆建通智库研究员

出品:信贷白话


近期,本人观察到国开行正与多省发改委联合发文推进重点项目融资,并于昨日推送了《又签一省,开行在搞大事情!》 指出这是系列活动,开行在布大局。提示读者注意联合发文对于资金投向的把握、专项债+市场化融资的运用、资产融资的推进,以及不增加地方债务基础上的金融创新支持等要点。

 

开行在政府制定建设规划阶段即早期介入,并与政府建立项目对接机制,这种机制下的源头营销和满盘通吃,不仅可以获得提前甄别和选择项目的优势,未来还可以通过向其他银行收取牵头费、分销费的方式获得较大收入。

 

不仅是经营收入,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也体现了金融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

 

昨天的推送受到了市场较大关注,众多媒体纷纷转载,一些媒体转载时照搬我们的评论而故意隐去作者,以使读者以为这是他们的观察和评论。只不过,这些抄袭评论的媒体并不知道国开行布局背后的深意。


国开行布局的背后有丰富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我们仅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解析。

 

绝大多数熟悉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研究者都认同这样的看法:地方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竞争,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奇迹的秘诀之一”。可以说,地方政府积极作为,则经济增长迅速;地方政府懒政、怠政,则经济增长迟缓。这是被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的事实。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不仅扮演着对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干预者”的角色,而且扮演着准公司的角色。一方面,它们直接出资设立企业或诸如城投公司等投资平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它们又通过调控土地价格、变相税费减免、政府信誉担保等方式,影响、干预和引导辖区内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吸引区外投资,间接实现其发展本地经济的目的。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的内容,他并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体制现象,需要从体制上去解决。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自1979年就开始出现。从一开始,它就同地方政府广泛兴办企业、投资地方基础设施、直接从事投资活动,以及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等行为密切相关。起初地方政府吸引资金、发展本地经济的主要措施是滥施税收优惠和摆布各类费用。20世纪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用各种方式收取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筹措发展资金的主渠道。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主要利用平台融资;如今,平台融资虽受到约束,但依然方兴未艾。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需要采取“逆周期”宏观调控措施时,地方政府总是首当其冲。分析显示,在高达数十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存量中,大约有40%是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被动产生的。

虽然,在2017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名义上已经没有了来自银行的资金支持,但是,“撩开面纱”即可看到,地方政府债务的86%实际上还是由各类金融机构持有。由于在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地方政府融资存在制度障碍,只能“绕道而行”,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行其道,这些融资平台干的几乎都是“借道银行”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事。这是一种效率极低、极不透明且蕴含大量风险的“掩耳盗铃”式的制度安排。

李扬认为,银行应当从背后跳到前面来,应当允许它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但是要有严格规定。他建议,一,实事求是地确认并科学厘定地方政府所应承担的事权;二,实事求是地为地方政府完成这些事权提供稳定、透明、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第三,成立一个专业化的、政策性的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机制。“这样就可以把地方政府的债务放到笼子里”。

这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人大代表李稻葵的建议异曲同工。李稻葵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建议从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抽调职能人员,比照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开发机构的运作方式,成立全国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地方基建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与监督。从根本上打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提案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占资本形成约和GDP分别大约20%和8%。基础设施投资已经从过去服务生产,如煤运铁路、输油管网,更多地转向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领域,如客运专线、市政建设等,对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一些根本的体制性问题。第一,基建投资波动较大,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第二,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的影响下,项目成本收益分析往往流于形式。第三,部分地方政府由于基建投资带来了高负债,而且不够透明,直接威胁宏观金融稳定。亟需建立一个与新时代配套的现代化基建投资体制。

他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从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抽调职能人员组成,公司化运营,所有地方政府融资都必须来源于此,该公司由中央政府担保,从资本市场上进行低成本融资,该机构专业、全面、有效地审计各地方政府财政情况。该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的运作类似于世界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银行。当前,虽然国家开发银行部分起到了这个作用,但是国开行规模已经高居世界开发金融机构,并承担着各种开发性金融的重任,包括“一带一路”的融资,这使得其很难完全专注于监督管理国内地方政府融资的问题。

李稻葵委员认为,建立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三大改进:第一,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第二,商业银行的贷款资源将得到充分有效释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将迎刃而解。第三,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将会更加透明。

北京工隆建通智库研究员认为,组建全国性的专门机构难度很大,目前并不现实。在省级政府层面实行地方政府举债统筹倒有可能,其路径可以是:成立省级基础设施投融资公司,统筹全省各地市县的基建项目,统一在市场上募集资金,集中管理,分配使用,统借通还。目前财政部给各省下达债务限额,要求各省统管本省的发债和偿还,思路已有此端倪。

不要小看省级的投融资公司,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大,如果拿一些省份的经济数据参与国际排名,可以很靠前。如广东经济总量超过澳大利亚和西班牙,江苏的经济总量已经接近澳大利亚,山东大于印尼,浙江超过沙特和土耳其,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均高于瑞典阿根廷泰国,即使贵州这样的小省也超过了希腊,一个甘肃就相当于乌克兰。

所以,这样的省级投融资公司规模是很大的,可以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主权基金。这样专门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公司并非没有先例,如日本有地方团体金融机构(JFM),由地方政府共同持有,在市场上筹集低成本资金,供各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加坡早期也有这样的机构,基建完成后转型为资本运营公司,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或曾有这样的机构,澳大利亚各州有,美国也有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这样的机构。

此前,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也建议,放松中央政府对债务额度的行政性约束,发挥地方人大的约束作用,由地方人大自主决定发债的额度、期限和利率。可以把地方层级放在省级政府。

既然后门关不住,倒不如在核定限额、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给予地方一定的公开举债权,这样至少是公开透明的。可以设定一些的指标,要求资产债务信息公开透明。在限额内,由市场上的投资者自主做出抉择。以省级政府(规模相当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信用和管理能力替代地市县的遮遮掩掩。获取资金后,由该机构统筹管理,用于本省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需向人代会和市场汇报和披露资产、负债、资金使用和效果等信息。

对于发达省份这样的公司,允许自发自还。对于弱省,则可以由中央财政进行担保。

假如李扬、李稻葵、徐忠的这些建议实现或部分实现,国开行目前的业务无疑将受到较大影响。当然,李扬的建议中也提出:倘若觉得没有必要新设机构,也可以通过改造若干现存机构、或赋予现存机构新职能的方式来落实这一制度安排。

最近国开行频频与各省发改委联合发文,共同推进金融支持地方政府重点项目的举动,似乎在说:不必新成立专门的基础设施融资机构,全部交给我就可以!

 

 

有人在搞整村授信,带着田野和泥土的芬芳

有人在做整省营销

 

有人在一辆车一辆车地敲窗户装ETC

有人在一个省一个省地签大单


从以上几位意见领袖的建议也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于地方政府举债问题有一些务实的思考。众多市场人士没有意识到的是,以中办国办专项债和市场化融资通知下发为标志,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理念正在向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回归。

 

提供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的政治责任。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理应依托地方政府信用。脱离这一基本逻辑的各种管控,假装没关系,只能造成“掩耳盗铃”的制度安排,极不透明且蕴含较大风险。

 

如果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向依托地方政府信用的机制回归,上述建议得到部分落实,受影响最大的则不一定是国开行,而是各商业银行。


几年前,我们在《腾讯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之际,我默默做了一件事》中分析过,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将受到极大冲击。这就是所谓消失的银行。若不是政府之手对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进行了压制,银行的个金业务现在不知道会惨成什么样子。


最近银行都在做场景金融。可是银行的场景在哪里呢?微信的场景是社交,淘宝的场景是购物。社交和购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有人家自己的支付工具,还有几十家银行可选。银行的场景是什么?银行的场景就是支付,可惜支付必须依托生活场景,不会独立存在。银行依托支付场景去建立社交场景几乎不可能,建立购物场景做了很多努力,但一直在靠打折免息补贴,人们购物还是去购物网站,只在有补贴时上银行的商城看看。这也是“消失的银行”,在新技术新生态发展之下,银行会从很多场景中消失,消费者仍然需要金融结算服务,但不再需要银行了。


与个人金融业务不同,银行的大公司业务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较小。而大公司业务中,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分化,基建扩张规模有限,银行长期面临资产荒,如下图所示,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已连续多年下降:

 

微信图片_20190708160133.jpg

随着资产规模增速的下滑,不良资产则连续五年递增。可想而知,银行业的真实利润率如何。

目前基建融资和政信业务仍然是各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占有较高的业务比重。多年来,银行的基建和政信业务,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银行自身也获得了较大的规模增长,构成了所谓基建和金融的盛世。但随着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发债规模的持续扩大,商业银行的基建和政信业务已受到较大挤压。未来若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得以重塑,由专门机构实施,则商业银行的这一重点业务必将受到极大削弱。

从更长远的时间段来看,我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发达国家只有10%的差距,大约10年时间即可完成城镇化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所擅长的重资产建设项目融资将逐步缩减,从而使银行的大公司业务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

 

写到这里,你一定以为我要说银行必须尽早寻求转型了。呵呵,我不会空喊口号。转型哪有那么容易?这些年喊过转型社区银行的口号,但社区银行一个个消失了;喊过供应链金融,却也造成了大量钢贸融资那样的乱局。

 

关于银行转型,那又是一篇大文章。在那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可能我们要用很长的篇幅先讨论一下银行会不会消失。


目前,在这篇文章结尾,我想说的,其实只是6个字:

 

抓紧吃饱吃好


而这,正是国开行正在做的。

 


 

 

(申明:文中观点归分享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谢。)

 

 

 

微信图片_20181225153844.jpg结束语END.jpg

 



微信图片_20190107155821.jpg

微信图片_20190107155921.jpg

微信图片_201905112206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