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纸票变电票 “链”上增信用 “小”票据带动大市场
日期:2021-7-12 15:19:26 浏览:9131 作者:中社经略信息技术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10712151351.jpg

微信图片_20210712151428  22222222.jpg



从一张100万元的普通票据,到一亿张0.01元票据组成的票据包,同样是100万元的额度,但在技术上解决了企业持票金额与付款金额不匹配的痛点。这是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针对票据支付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即将推广至所有电子票据的一个重要特征。


票据因具有小额分散、高流动性等特点,能有效匹配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因此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怎么能方便企业,让企业使用票据时不要感到有累赘,是我们在设计各类产品时所想的。”近日,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更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票据服务,同时通过信息披露等环节逐步改善票据市场环境,降低票据流通风险,让票据真正成为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可依赖的融资支付工具,这是票交所成立后改革和创新的主要思路。而这每一步的改变,都在重塑着票据市场。


循着这样的理念,当下除了外界最为关心的纸票转电票外,票付通、贴现通、供应链票据等产品应运而出,通过票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解决票据业务推广、使用等领域面临的难题。


随着集中统一的票据市场形成、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以及票据融资通道不断得到疏解,行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今年5月底,票交所系统会员3046家,系统参与者105225家。从2017年到2020年,票据业务量年均增长15.4%;2020年超过148万亿元。此外,票据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作用充分显现,2020年中小微企业用票金额61万亿元,占比73.8%;中小微企业用票家数267万家,占比达98.7%。


微信图片_20210712151558  33333333333333.png



实现应收账款票据化
票据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其中,供应链票据更是因为贴合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链条而被寄予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要求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强调“要高度重视三角债问题,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在2019年6月举行的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出,支持票交所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收账款票据化。至此,供应链票据发展有了更大的推动力。

2020年4月,票交所建设开发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成功上线试运行。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提出要提升应收账款的标准化和透明度,支持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鼓励银行为供应链票据提供更便利的贴现、质押等融资,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明确各类平台介入标准和流程规则,探索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等。2021年1月,票交所制定发布了《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明确供应链平台的接入标准和流程规则。至此,供应链票据运行背后的基础设施和规则制度皆已成形。

“应收账款占用中小微企业很大一块资金,金融业一直都在探索如何盘活应收账款。”苏州银行公司银行总部总裁朱敏军对记者表示,应收账款融资往往需要核心企业确权,大部分企业意愿并不强,加之应收账款流动性较差,业务推动存有困难。与之相比,供应链票据则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电子票据。在他看来,承兑票据本身就是一种确权,“嵌入”的模式也保证了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链条的完整性。

而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与生产经营贴合密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宝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海涛认为,传统票据贴现面临的难点之一在于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更多需要线下手段实现,“而供应链票据解决了这一类制约,让真实的贸易背景信息可以在供应链金融平台线上获取。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既方便了金融机构有效审核,也提升了流程效率,让客户体验更好。”

“供应链票据平台从源头上实现应收账款票据化。”宋汉光认为,供应链票据平台贴合了市场的需求,也承载了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难题。企业可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直连供应链票据平台,实现票据签发、承兑、背书、多渠道融资等功能。此外,供应链票据的这种模式也有效弱化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基于商业信用的商业承兑汇票的可接受度,推动了商票市场发展。

供票模式已有不少案例落地。主要从事再生资源贸易的上海欧冶链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份通过欧冶金服平台实现供应链票据签发、承兑、转让,并通过宝武财务公司实现供应链票据的线上贴现。上海欧冶链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敦生告诉记者:“具体了解了供应链票据业务流程和意义后,我们与宝武财务公司、欧冶金服共同协作,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实现了首单绿色供应链票据业务在中国宝武钢铁生态圈的落地。”陈海涛表示,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有利于实现企业间应收账款通过票据的方式规范化和标准化,优化企业应收账款结构,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和融资可得性,从源头上促进应收账款票据化。

微信图片_20210712151558  33333333333333.png


增信商票
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实现无疑需要商业承兑汇票的更大范围流通与运用。然而,相比于银票,商票的流动性较差,融资成本高,一直以来市场显得沉寂,所以在供应链的基础上,票据的创新还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利用银行和政府性担保公司来为优质企业增信,让商票的信用提高到和银票基本一致的水平。

位于江苏太仓的一家金属材料公司主营业务为合金黄铜棒,上游企业数量众多。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近期扩大生产后对流动资金有了更多的需求,刚好苏州银行推出商承保付通这一票据新产品,特别契合企业需求,遂开出约550万元的商票支付给上游企业。

商承保付通的背后有着担保公司加保配合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支持,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4%。“怎样既能激发中小企业来使用商业信用的商票来支付,又能降低其融资成本?”人民银行苏州中支货币信贷科科长吴建国向记者解释了面对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政府、监管及金融机构是如何切入并突破的。在他看来,大型企业可以依托自己的商誉使用商票,但对于更大范围的中小企业,这样显然还不够支撑其开出市场能够接受的票据。所以,基于商承保付通的“新”商票一方面通过苏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加保进行风险的分摊缓释,提高票据信用,保证高接受度和流动性;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苏州中支在产品的后端给予票据的再贴现,确保较低的企业融资成本。“只要政策引导一把,商业银行推一把,就能形成这样一种商业可持续的模式。”他说。

商承保付通产品的雏形是苏州银行早期“e秒银商”商票产业链服务体系,该行这种尝试加保商票质押换开银票的创新,增加企业信用的同时,还加速了票据在供应链上的支付流转。“核心企业把商票付出去,我们为商票加了保证,拿到票的企业可以质押融资也可以贴现。”朱敏军介绍,这种模式得到人民银行的认可,并希望将该模式推广复制,为更多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服务,再加入地方财政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目标企业当月已对接50户,已通过审批42户。

“原来就是收到商票没有地方能融资,现在担保公司加了信用,可以在银行贴现拿到钱,我们的上游供应商觉得没问题。”作为42家企业之一,鹏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对接使用苏州银行这一票据产品,“5分钟就可以开出票,融资成本也低,对于我们这种体量的企业很合适。”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把票据用好用活固然是方向,但如何实现?朱敏军表示,过去市场上70%到80%是银票,票交所成立后,解决了商票做不大、用不活的几个障碍:一方面,99%的票据为电票,假票概率显著降低;另一方面,以企业信用为主导的融资和支付方式逐步搭建起来,从8月1日起票交所将上线信披平台,对承兑人、期限、金额等票据本身的信息进行披露。票据市场更加透明,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明显降低。

吴建国表示,上述产品模式本身并不复杂,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较好。“全国各地都有政府性融资和再贴现。以长三角为例,如果辖内银行和地方政府都能把其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话,就可以对长三角企业的供应链票据形成一个整体支持。拿到票据的企业可以在他所在的区域进行贴现,而不仅仅是苏州银行或者是苏州的银行。对手的扩大也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会大大便利企业在票据方面的支付与融资行为。”

微信图片_20210712151558  33333333333333.png


票据可“拆”、可转、可贴
成立近六年,票交所承载推行票据业务电子化的职责,解决了此前票据市场混乱的状况。对于企业来说,在电子化之后,票据结算功能上的一个痛点是票据的不可拆分,致使背书流转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票面金额与待支付金额不匹配问题,需要通过贴现或者质押后大票拆小票来解决,既增加结算成本,部分业务也面临着合规性的争议。

近年来不少机构也推出了“票据池”的业务,试以解决拆票问题。不过陈海涛认为,这类业务大部分还是通过票据质押实现的,多为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未必能非常灵活使用,拆分和使用效果欠佳。

为实现“大票”与“小票”的无障碍转化,相对于传统的银票和商票,供应链票据单张票据最小面值为0.01元,通过“票据包”的形式组合成任意金额流转。“商票一旦做到可拆分,它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都会被放大。这么多年银票市场已经形成红海,以后肯定会大力发展商票,这也是供应链融资最便捷的方法。”吴建国指出,等份化签发的特点解决了票据存有的一大痛点,加快了企业资金流转。

除了重塑供应链票据外,票交所还在票据签发、支付、融资等环节创新产品设计,深化票据的功能作用,实现产品体系和服务方式的闭环,提高票据服务实体企业的“直达性”。

企业持有的“三小一短”(小企业持有、小银行承兑、小金额、短余期)因各种原因未贴现票据数额巨大,沉淀票据资产急需有效盘活,背后一大瓶颈在于票据一级市场信息不对称。

针对此,2019年5月27日,票交所搭建了全国统一的贴现信息服务平台“贴现通”。企业通过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五家票据经纪机构,可以面向全国银行寻找票据贴现出口,旨在解决贴现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未贴现票据和待投放资金的精准匹配,提升票据贴现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效能。2020年,“贴现通”业务新增5100家贴现申请企业,累计成交票面金额323.18亿元。“‘贴现通’实现了票据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变,提高票据融资效率。”陈海涛介绍,宝武财务公司积极跟进“贴现通”产品,及时跟踪票据贴现市场价格,向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贴现价格,同时通过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精准滴灌,为小微企业提供优惠价格。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票据市场依然面临诸多改革任务,统一的全国市场和调整后的交易规则同时会给参加者带来不少挑战。宋汉光指出,对于票交所,将从六个“新”明确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即系统功能完善发挥新动能、风险防控机制取得新成效、产品研发创新迈出新步伐、市场服务质效达到新水平、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提高、公司治理体系取得新进步。
来源:金融时报


16185373978913420.jpg